一.专利号
200910088950.3
二.技术概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密闭系统中的温度进行调温的装置,可适用于通讯机站、固定或移动型电源箱、汽车厢以及所有需求温差调节的密闭系统中,节能环保,成本低廉。
三.适用领域
密闭系统的调温装置适用于所有调温需求的密闭场所,对隔热效果理想的密封室较容易达到夏季高效散热、冬季有效吸热的温度调节目标,包括密封机站、固定或移动型电源箱、汽车厢,同样适用仅为小范围调节温差的准密闭场所,包括人居住所。
(一)、热带地区户外使用的密封室用到本高温散热装置可能己满足要求,散热时使用1组或1组以上的高温热管装置,蒸发端置密闭室内,冷凝端置室外通风自然环境,高温热管内部的工质气化相变温度设置在15~40℃。
(二)、寒带地区使用的密封室用到本低温吸热装置可能己满足要求,升温时使用1组或1组以上的低温热管装置,冷凝端置密闭室内,蒸发端埋地下暖土层,低温热管内部的工质气化相变温度设置在-10~15℃。
(三)、对于夏季散热冬季升温有双重要求的密闭系统,需高温散热装置与低温吸热装置在同一密闭系统中并用。
四.发明优点
本发明的温差调节方法具有不耗电能,免维护,安全系数高,造价低,无运行成本等优点。
五.发明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密闭系统的调温装置,包括若干组热管装置,所述的热管装置由吸热器、热管和散热器组成,所述的热管的冷凝端匹配有散热器,蒸发端匹配有吸热器;所述的绝热部分与密闭室机械固连密封;所述的热管内部充有工质,且紧贴管内壁设置有吸液芯,并抽成10-1~10-4 Pa 数量级范围的负压,端盖加以密封;所述的热管为高温热管或/和低温热管;所述的高温热管的冷凝端及其匹配的散热器设置于密闭系统外,其蒸发端及其吸热器设置于密闭系统内;所述的低温热管的冷凝端及其匹配的散热器设置于密闭系统内,其蒸发端及其吸热器设置于密闭系统外。
六.附图
1、蒸发端段管身 2、冷凝端段管身 3、蒸发端 4、冷凝端 5、绝热材料 6、吸液芯
7、相变工质 8、密封口端盖 9、吸热器 10、散热器 11、吸热器与蒸发端的接口
12、散热器与冷凝端的接口 13、密闭室 14、密闭室壁 15、室外通风自然环境
16、地下暖土层 17、密闭室壁内的空间
七.发明原理
运用机械热管工质相变的能量交换原理,将密闭系统与地表空气环境及地下暖土层视为一个热交换三体关系的大系统,巧妙地利用“地下暖土层”和密闭系统之间的热交换平衡,实现散热与升温的自动调节功能。
八.应用述例
(一)、通讯基站
通讯基站蓄电池具有怕低温(容量不足)更怕高温(寿命缩短)的技术缺点,为维持稳定运行需加空调设备,不仅造价高昂,长年耗费的电能属天文数字。近年有的通讯机站系统商推出恒温控制室的概念,即蓄电池及电路控制柜被安装在密封室内,室内配空调,空调由另行配置的风能太阳能系统驱动,不仅造价高昂,且带来系统安全运行的新隐患。一旦风能太阳能系统失灵,密封室将发生温室效应,加速密封室内的蓄电池和电路控制系统死亡。本发明可取代电驱压缩机空调在通讯机站应用,通过热管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自动调节机站内温度,不耗电能,造价低,免维护。
(二)、建筑物
冷暖空调系统耗能一般超过建筑物耗能需求的50%,太阳能调温在德国较成熟,近期北美能源专家群提出连接地温系统减少能耗的方案:地表结霜线通常在10-15℃,利用地温辅助取暖和降温可将房屋的调温起点改变——例如冬季只需从10℃加热,夏季可大量节省制冷能源。这种北美建筑物调温新概念,本发明早在2009年7月提出发明专利内容,占有PCT优先权。另外,系统设备各基础部件在国内市场都可得到配套。本发明技术虽不能替代电驱空调快速致泠及冬季暖气中心供热,但通过热管的辅助作用,可大幅度减少夏冬季与室外的温差,节能可观。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一次买断)、授权许可(按产能或销量扣点)、合作生产销售(分成)或者其他交易双方认可的合作方式。
项目挂牌报价
价格面议。
咨询电话
0769-22117768